案例描述:
老師您好,我是一名高三學生家長,孩子是藝術考生,省統考分數考的不高,省內的學校能上的可能性不大,現在只能看??汲煽兞?,近期孩子學習靜不下心,上課跟同學講話,回家總拿手機上網,看偶像新聞或跟同學聊天。我當時沒說她,但過后她還這樣,我就著急了,說了她了倆句,她就煩躁了,書也不看了,說她就這樣了,反正也考不上大學了。這一個星期都是這樣,臨近考試了,我都快崩潰了。老師您說,我該怎么做?
【專家解讀】
一. 學習中的壓力
高考對學生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階段,是選擇就業還是繼續求學成為擺在高三學子面前重要的人生選擇。在高三學生的復習備考中,壓力大的呼聲不絕于耳,再加上家長、老師與社會對高考生過高的期望,使得高三學生經常體驗到更為廣泛的內心沖突和壓力。
二.來自家長的壓力
在中國對于高考重要性的認識,通常不是輕視了,而是夸大了。有的父母看到孩子好象漫不經心,于是感到非常著急,恨不得時時刻刻給孩子講道理,強調高考的重要性。但實際上,孩子這樣的表現不是不知道高考重要,反而是感到高考太重要了,他們無法承擔和而選擇回避。孩子可能會感到,如果高考失敗了,那后果簡直不能想象,而這種焦慮是父母長期的言行傳達給孩子的。這時需要降低焦慮的不單單是孩子,而且還有家長。有些家長性格的特點就是不允許自己失敗,也會這樣期待孩子。孩子需要傾聽和理解,但焦慮萬分的父母,常常把溝通變成了單向的施壓。有一個平衡健康的心態,父母才能真正傾聽孩子的苦惱和需要,理解孩子的自身特點,為孩子提供溫暖和支持。
三.培養孩子的自信
孩子的自信很重要,但自信是從哪里來的呢?父母要真正相信自己孩子的能力,積極的期望才會傳達出來。要想家庭教育獲得真正的成功,父母必須用愛去滋潤孩子的內心,溫情去營造孩子成長的環境,讓孩子生活在和諧愉快、奮發向上的氛圍中。當孩子一切順利時,家長需要這樣做。在孩子遇到困難曲折的時候,家長更需要這樣做。父母萬不能因為孩子的一時失誤或過錯而做出過激的反應或懲罰,這樣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和自信,自尊和自信一旦失去之后,就很難找回。